1993年上半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图书出版管理处以“格调低下,夹杂颜色描写”的由头查禁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并对出版社做出巨额罚款,负责这本书的主编被迫提前退休。这一事件引起了读者和文艺界的广泛关注,也让贾平凹在一夜之间从文坛最纯洁的作家变成了文坛最流氓的作家。
《废都》出版之初,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据说当时几乎所有的爱书人都会购买一本收藏在家,而在《废都》出版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其正版和盗版加起来销售额超过了1200万元,成为了当时的最畅销书籍之一。但是,不到半年时间,这本小说就被查禁了。很多人困惑不解,这本书到底犯了什么忌讳?它到底写了什么?
《废都》的主人公是西都市的“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虽然曾经因作品而闻名于西京城,但他的内心备受困扰,为难以写出更好的作品而烦恼,在名利双收的时候陷于困惑之中。为了缓解内心的压力,他选择了和别人的妻子有染,并因此被保姆和情人发现。即便如此,他仍无法自控,在拉拢人脉时竟把情人嫁给了一位高官的瘸腿儿子。庄之蝶在人生的迷茫中无法掌控自己,引诱唐宛儿、小保姆柳月、阿灿等人。这些桥段虽已是常见的内容,但贾平凹却坚持用写实的手法呈现,把庄之蝶和这些女人的场景描绘得较为露骨夸张,书中经常会出现“□□□(此处作者删去××字)”等写作手法。
(资料图)
然而,作为一位文学家,贾平凹经过深入思考后,决定通过描写庄之蝶与4个女人的关系,来表现灵魂缺失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空虚。这个思路难度极高,极易出现因为细节把握不到位而降低整篇小说质量的情况。处于让自己更好展示人性的需要,贾平凹选择在作品中大胆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并加以艺术加工和创作,以达到更深刻的揭示人性的目的。
可以说,《废都》不仅仅是因为其夸张露骨的描写成为了当时最受关注的书籍之一,更是因为其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深切剖析,才得以引起了这么多的注意和争议。在非常震撼的描写庄之蝶的情人和生活之后,贾平凹在小说中不再继续描述其庸俗露骨,而是以笔墨深刻地表现庄之蝶的灵魂变化和痛苦的内心,刻画出了一个种种困惑和纷扰中的孤独灵魂。
当然,虽然贾平凹用生动的笔法将庄之蝶的人生展现得深刻细致,但他并不是在赞扬或者审美化庄之蝶的所作所为,而是借此表达了上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现实。
总的来说,贾平凹的《废都》使用了一种真实而震撼的风格,将人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生动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精神上的苦闷和焦虑。虽然涉及的描写内容有所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在文学界引起了重大的影响,引导了当时社会的思考。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废都》是一部具有前卫思想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化氛围中,这些直白的描写无疑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是,贾平凹本着批判的态度,对当时社会中的混乱和迷幻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思考。男主角混乱的私人生活也正应验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从这个角度来看,贾平凹的作品《废都》在时代的发展中起到了警醒和唤醒社会的作用。
过去有许多学者居高临下地批判《废都》,认为这部作品过于颓废,不具备文学价值。然而,现如今,《废都》却得到了新的认可。20多年后,季羡林老先生的预言应验了,这部作品焕发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再版的《废都》保留了原著中的全部内容,力求还原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思想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步进步,这种前卫的写作思想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欣赏。
在莫言的评价中,他认为尚未有一部伟大的作品与伟大的时代相匹配。虽然《废都》并不能被定义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它确实具有独特性和文学价值。在当前物质和精神无法达到平衡的情况下,贾平凹和他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精神世界中的空虚与苦闷。
如果仅凭一个作品中的某一个内容来判断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准确的,《废都》揭示了当时文学界的颓废现象,刻画了知识分子中的庸懒与背叛,其中庄之蝶只不过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代表。她一度白衣飘飘、才华横溢,但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却渐渐背叛自己的灵魂与对艺术的热爱。这种嘲讽式的写作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中的种种荒唐现象。
事实上,《废都》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国际文学界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荣获过法国三大文学奖其中的费米娜文学奖,名扬四海。这部作品中刻画的放纵和狂欢,其实是社会中无可排遣的欲望导致的精神空虚和苦闷的体现。因此,《废都》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消费。
总之,贾平凹的《废都》虽然在当初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但是今天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这部作品,它对我们理解当时社会的思想状态和文学氛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让我们思考自身在当今时代中的立场和方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