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遵义市正安县和黔东南州锦屏县自2022年10月“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采取“省级选题、市级拓展、县级实施”的方式,加强乡村地名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完善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规范地名信息采集上图,促进乡村地名文化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试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是乡村地名文化挖掘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正安县从地名文化内涵方面着手,大力挖掘红色地名、老旧地名和地域特色地名故事,通过开展“传承红色文化·讲好正安地名”主题宣传、编纂《正安地名故事》丛书等方式对当地地名文化进行宣传推广,有效提升了地名文化影响力,彰显了正安地名的独特文化魅力。锦屏县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锦屏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制,收集县域地名文化遗产274条(其中:古镇名4条、古村落名10条、苗侗语地名246条、著名山川名11条、近现代主要地名3条),为全省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二是完善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取得新成效。正安县充分发挥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作用,与住建、文旅、交通等部门共同协作强化地名标志管理维护,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更新制作地名标志标牌635块,其中县牌10块、镇牌55块、村牌304块、路牌244块、景区指示路牌22块。锦屏县实施县、乡、社区三级联动,开展“有地无名”地理实体、“有名无标”地理实体排查,并建立台账进行月调度,分类、分区域有序推进地名标志补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96个自然村(寨)、1条道路、2个县城广场的地名标志补设工作。
【资料图】
图为正安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开展地名标志维护和地名信息采集
三是规范乡村地名采集上图取得新成绩。两试点县严格按照民政部有关技术规范,以国家地名信息库为主要平台,互联网地图为辅助,着力探索及时有效、定位精准的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有效途径。截至目前,正安县完成乡村地名图片采集217张,乡村地名信息标注132条,补录特色村寨地名信息16条,锦屏县完成新增道路地名信息入库49条,乡村地名信息标注205条,极大提升了当地乡村地名信息的现势性和准确性,为乡村物流服务、电商运营、旅游路线规划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图为锦屏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编制百度百科词条和网络地图信息
四是乡村地名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取得新发展。正安县以地名文化为纽带,将正安白茶、方竹笋、猕猴桃酒、桃花酿等25个县内知名农特产品统一包装标识,结合试点工作打造“正安味道”品牌,共享试点宣传渠道,配合地名故事同步推广,以地名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加快地方产业的发展步伐。锦屏县以试点工作为契机,结合当地旅游业发展需要,编制了启蒙酸菜、裕和腌鱼、茅坪木商古镇等17条地名特色百度百科词条,拍摄制作了地名文化短视频和VR实景照片,借助百度平台广泛宣传,有效助力“魅力锦屏”旅游产业发展。
来源 | 贵州省民政厅
校对 | 刘牛
排版 | 罗娇
责编 | 施绍根
审发 | 刘畅
标签: